为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科技社团和基层组织的建设,提升科技人才和基层工作者的能力,2024年6月25日至26日由北京科技社团服务中心举办一场为期两天的“2024年科技社团、基层组织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成功举办。
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由主办方北京市科技社团服务中心主任郭一涵主持本次培训会,她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指出希望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交流,可以帮助科技社团和基层组织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业务能力和创新意识,强调了科技社团和基层组织在推动科技创新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参训学员提出了殷切期望。
本次培训班的内容设置丰富多样,既有党纪教育知识的介绍又有科技创新的讲解,同时还有实践案例的分享,有针对性的专题研讨和座谈交流。通过聆听专家的精彩授课、分组讨论和交流等方式,不仅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还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培训会伊始,首先,由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教授靳连芳解读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标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新增内容,主要从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处分运用规则等方面进行讲解,要求在各位党员在工作原则中对“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要深化运用“四种形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推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的发展理念。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为政清廉、不搞政权。
其次,由市民政局执法处主任宋新艳讲授社会组织常规违法行为,通过解读《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典型案例,对社会组织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详细剖析,讲授内容涵盖了社会组织的设立、管理、运营等各个环节,以及可能涉及的非法经营、违规募捐、财务不透明等常见违法行为,使各家社会组织在运作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需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和公益使命。
再次,由科协人事部副部长周娟讲解科学传播职称评审有关情况介绍。她讲到: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的指示精神。2019年6月,我国国内首次增设科学传播专业职称,其意义是为了加强科学普及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本市科普事业发展。为进一步落实好科学传播职称评审有关情况介绍,她主要从评价原则、评审方式、评价程序、审核制度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解读,一一列举、一目了然,使各科技社团、基层组织全面认识到科学传播职称评审的重要性。
最后,由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办公室副主任龚波授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他主要从方法背景和过程、立法主旨、定位和总体思路、框架体例和主要制度设计、科协系统贯彻落实《条例》几点建议进行详细解读。他介绍:2024年1月25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高票通过《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自2024年3月1日起实施。该条例的出行是为了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创新主体活跃、创新活动密集、创新生态优良、引领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是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凝聚共识、明确宣誓的作用。其中建设的“基本法、框架法、促进法”,有利于构建并不断完善以条例为统领、以专项为支撑、以相关规范性文件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法制保障体系。
在培训结束时,参训学员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不仅对科技社团和基层组织的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也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将把所学所得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