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 日,第一届山河湾谷卫生健康科促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成功召开。此次大会在北京市朝阳区政府、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的指导下,由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以下简称“京健会”)和中关村人才协会联合主办。作为山河湾谷卫生健康科促项目的启动仪式,本次大会旨在汇聚卫生健康领域的顶尖智慧,推动科技与健康的深度融合,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来自政府相关部门、科研机构、高校、医疗机构及企业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卫生健康领域的新技术、新挑战和新突破。
第一届山河湾谷卫生健康科促大会现场
大会开幕式由京健会秘书长王航主持。出席本次大会的领导和专家有京健会会长陶茂萱,中关村人才协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冷明,京健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医学部Medical Review《医学评论(英文)》杂志编辑部主任任延刚,北京科技社团服务中心科技人才服务部部长张建国,中关村人才协会副秘书长、专职研究员师晓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部肿瘤》编辑部主任刘谦,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高卫平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新体制研究员谢正伟等。
第一届山河湾谷卫生健康科促大会嘉宾合影
领导致辞
陶茂萱会长为大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表达了对大会的高度重视和美好祝愿。陶会长表示,本次大会响应“健康中国”战略,旨在促进区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升公众健康素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培养科技型人才。作为山河湾谷创新区生态合作伙伴,研究会深感责任重大,将积极探索医工交叉融合,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打造综合性卫生健康科技创新高地。
京健会会长 陶茂萱
张建国部长在讲话中高度赞扬了研究会作为市科协与医疗科技工作者间的桥梁和纽带,多次承办重要活动、人才举荐、培养青年人才及承担相关科协项目,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学普及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同时强调,市科协其作为党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一直积极推动人才培养与科协组织网络建设,促进成果转化。希望与会各方共谋卫生健康科技领域合作与发展,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共同为建设科技、人才强国及美丽中国作出新贡献。
北京科技社团服务中心科技人才服务部部长 张建国
一、医工领域“未来人才”培养计划发布仪式
在开幕式之后,大会举行了隆重的医工领域“未来人才”培养计划发布仪式。该计划由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和中关村人才协会联合发起。本环节的主持人为中关村人才协会副秘书长、专职研究员师晓燕。
中关村人才协会副秘书长、专职研究员 师晓燕
中关村人才协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冷明为发布仪式发表了重要致辞。他表示,医工领域“未来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一批具有高端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卫生健康领域杰出人才,将努力为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中关村人才协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 冷明
随后,京健会的李珊珊为大家进行了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汇报,围绕科研资助体系、评优激励机制、跨界交流平台、学术与实践结合、专委会青年工作组、启动“未来人才培养计划”等六大体系,详细介绍了京健会近年来在青年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京健会会长助理 李珊珊
京健会的薛慧霞对医工领域“未来人才”培养计划的发起背景、申报条件、优先入选条件、申报流程等进行了详细介绍,清晰阐述了该计划的培养模式、选拔标准以及激励机制,并诚邀医工领域有志青年踊跃报名,在医工理论与技术方面取得重大、创造性的成果,共同促进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
京健会课题部专员 薛慧霞
最后,在全体与会者的共同见证下,医工领域“未来人才”培养计划正式发布,该计划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卫生健康领域人才培养新篇章的正式开启。
医工领域“未来人才”培养计划发布仪式与会者合影
二、医工交叉期刊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大会的另一项重要议程是医工交叉期刊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该专委会成立环节的主持人为京健会会员管理部刘晓静。京健会会长陶茂萱,京健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医学部Medical Review《医学评论(英文)》杂志编辑部主任任延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部肿瘤》编辑部主任刘谦及所有与会的医工交叉期刊专业委员会委员共同参与见证。
京健会会员管理部 刘晓静
京健会的李珊珊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京健会的成立背景、宗旨、业务范围以及取得的成绩。她表示,京健会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健康促进”的宗旨,致力于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科普宣传等工作,为推动我国慢性病防治事业的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紧接着,刘谦主任就医工交叉期刊专业委员会的筹备工作进行了详细汇报。他详细介绍了筹备工作的进展情况,包括组织架构的搭建、委员的选拔与推荐、工作计划的制定等,并展望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他表示,专委会的成立将有力推动医工交叉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为慢性病防治和健康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部肿瘤》编辑部主任 刘谦
随后,京健会秘书长王航宣读了专委会成立的批复文件,并现场主持了专委会委员的投票选举。经过紧张而有序的选举程序,最终产生了首届医工交叉期刊专业委员会的成员,并现场宣布了选举结果。
宣读批复、投票及公布委员名单环节
在授牌与颁发证书环节,陶茂萱会长为专委会授牌,并向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等到场委员颁发证书。同时,任延刚教授作为主任委员,也郑重签订了医工交叉期刊专业委员会廉洁承诺书及任务书,向与会者庄严承诺将秉持廉洁自律的原则,以实际行动践行职业操守,全力以赴推动医工交叉研究的发展。
颁发铜牌、证书及签署承诺书、任务书环节
在会上,主任委员任延刚详细介绍了专委会未来的工作计划及重点任务,表达了对专委会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
京健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医学部Medical Review《医学评论(英文)》杂志编辑部主任 任延刚
三、高端学术交流环节
大会的学术交流环节是此次活动的重头戏。来自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的两位专家围绕卫生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这些学术交流的成果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更多的、真正意义上的医工融合。
高卫平教授以“创新蛋白质药物的设计合成”为题,详细介绍了蛋白质药物的发展历程、设计原理以及合成方法。他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展示了蛋白质药物在慢性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和广阔前景,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科研思路和实践经验。
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 高卫平教授
谢正伟研究员则带来了“AI加速的靶点发现和干预药物及在代谢和衰老研究中的应用”的报告。他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展示了AI技术在靶点发现和药物研发中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谢教授指出,AI技术的应用将极大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为慢性病防治和健康教育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手段。
北京大学医学部新体制研究员 谢正伟
大会总结
在大会总结环节,陶茂萱会长对大会的圆满召开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并对与会者的积极参与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此次大会的成功召开,不仅展示了卫生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和人才培养计划,也为各方在未来的合作与交流搭建了重要的平台。希望与会者能够继续发扬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精神,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京健会会长 陶茂萱
大会的圆满落幕,标志着山河湾谷卫生健康科促项目的全面启动。该项目不仅将为卫生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也将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有更多的医工领域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加入到这一伟大的事业中来,共同书写卫生健康事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