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要求,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牵头的《跨队列研究数据共享分发要求》(T/BRACDCHE 003-2025);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牵头的《跨队列研究数据融合质量控制要求》(T/BRACDCHE 006-2025);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牵头的《男性健康科普工作规范》(T/BRACDCHE 007-2025)。以上3项团体标准经由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组织审查,批准发布,自2025年5月26日起正式实施,现予以公告。
1.《跨队列研究数据共享分发要求》(T/BRACDCHE 003-2025)
英文标题:Data Sharing and 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 for Cross-cohort Study
起草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太原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大学、北京六元空间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起草人(排序与起草单位顺序一致):李航、杨之辉、白倩倩、周城、慕彰磊、李琨、王文慧、王艺萌、于波、吴瑕、沈长兵、牛旭平、李俊琴、侯瑞霞、刘肇瑞、张婷婷、丁若溪、吕明、张媛、李瑞琪、黄雨、朱文伟、孙国锋、黄文昊。
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医学队列研究中大型专病队列研究。
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规定了跨队列研究数据共享分发的术语和定义、数据共享的组织架构及职责、数据共享原则、数据共享流程和数据共享后的服务与监管。
制定意义:全国协作的多中心大规模队列研究数据库已经建立,但是医疗数据因隐私及利益问题仍局限于牵头单位,安全传输与共享难题亟待解决。制定本标准,促进实现医疗数据化单位流动,推动专病队列数据高效利用,促进科研协作与精准医学发展,实现医疗数据价值释放与多方共赢。
牵头专家简介
李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门诊管理质控中心主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领域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药监局化妆品标委会委员,人体安全与功效评价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皮肤外科、皮肤肿瘤、皮肤影像领域医教研工作。主要学术兼职: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副会长,皮肤外科学组负责人、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皮肤外科与美容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皮肤科学分会副会长、北京医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国际皮肤镜协会理事、国际皮肤外科协会(ISDS)会员、《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编委、《实用皮肤科杂志》编委、《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编委、《Medical Review》编委。主要既往主持的项目课题:曾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工信部与国家药监局项目等。主要既往荣誉:曾荣获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优秀中青年医师奖、北京大学仲外医学奖、曾被评为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
2.《跨队列研究数据融合质量控制要求》(T/BRACDCHE 006-2025)
英文标题:Quality Control Requirements of Data Fusion for Cross-cohort Study
起草单位: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天津市安定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起草人(排序与起草单位顺序一致):刘肇瑞、张婷婷、魏文强、孙可欣、陈冬雪、黄雨、陈园生、丁若溪、罗雅楠、吕明、徐广明、李明慧、黄悦勤、邓咏妍、张媛、李航、尹慧芳、李瑞琪、王悦、张同超、白倩倩、葛红敏、潘鹏、颜国利。
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拟开展跨队列研究的数据融合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社区人群队列、区域性人群队列、针对某一疾病种类或基于特殊机构建立的人群队列。
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规定了跨队列研究实施过程中数据融合的质控要求等内容。
制定意义:本标准的制定旨在解决当前跨队列研究中存在的数据质量不一致、缺乏标准化评估和管理等问题。通过明确数据质控的要求和流程,确保在数据融合过程中,各种数据源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从而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牵头专家简介
刘肇瑞,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社会精神病学与行为医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会精神病学,从事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精神残疾康复以及心理危机干预相关工作。2013年获伦敦国王学院精神病学研究所健康调查与人群研究专业博士学位。主要学术兼职:现任康复国际政策与服务专业委员会委员,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理事,北京老年痴呆防治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精神残疾人亲友协会精神健康促进与交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理事,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体育研究专委会委员。主要参与课题及学术成果:承担省部级课题8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国家级课题7项,副主编专著1本,参编教材或专著12本,发表学术文章225篇,以第一起草人发布团体标准4项,获得科研学术奖励6项。
3.《男性健康科普工作规范》(T/BRACDCHE 007-2025)
英文标题:Specifications for Men’s Health Science Popularization Work
起草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北京市西城区育民小学。
起草人(排序与起草单位顺序一致):杨博宇、张峰波、李永强、王建文、袁亦铭、翁鸿、冯德超、江弘炀、吴科荣、何志宏、刘佳、常铭谕、张海燕、李卫红、吕竟成、戴伊凝、杨智英、严继红。
范围:本文件适用于从事男性健康科普工作的医疗机构,其他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和健康教育机构可以参照执行。也适用于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制定男性健康教育计划,为社会各界参与男性健康科普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规定了男性健康科普工作的术语和定义、科普原则、科普内容、科普人员要求、服务形式及流程、科普原则及监督与评价等内容。
制定意义:当前社会对男科健康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科普工作缺乏规范化,难以满足公众需求。本标准的制定为参与男性健康科普工作提供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社会整体的男科健康知识水平,提升公众健康意识,减少疾病发生率,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行业标准化。
牵头专家简介
杨博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前列腺疾病的防治领域的临床和应用。主要学术兼职: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第二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临床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二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参与课题与学术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局级课题两项。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IF 50.4。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IF 38.5。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五篇《中华》系列综述。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主要既往荣誉:中国科协青托、“青苗”人才计划、北京市科协青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