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健康讲堂

职业病防治日|掌握四个度,预防鼠标手
  • 日期:2025-05-01
  • 来源:
  • 作者: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黄琼
  • 字号:

在数字化时代,人们每天使用键盘、鼠标、手机的时间动辄超过10小时。你是否也曾在深夜加班时感觉手指发麻?是否在清晨被手腕的刺痛惊醒?这些信号可能预示着一种潜伏的“文明病”——‌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作为全球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疾病之一,腕管综合征的发病率正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

一、腕管综合征的解剖学密码

腕管是位于手腕部的一条骨性纤维管道,由腕骨和横跨其上的腕横韧带共同构成。这个仅能容纳一根铅笔通过的狭窄通道内,密集排列着9条屈肌腱和‌正中神经‌。当腕管内压力超过30mmHg(正常值为7-8mmHg),神经就会因缺血缺氧而“罢工”,引发典型症状:夜间手指麻木(尤其拇指、食指、中指)、握力下降,严重时甚至出现肌肉萎缩。

二、风险因素:不只是码农的专利

虽然程序员、设计师等长期使用电脑的群体患病率高达15%,但以下人群同样需要警惕:

· 手工劳动者‌:木匠、厨师等重复性抓握动作从业者

· 特殊生理期人群‌:孕妇(激素变化导致组织水肿)、更年期女性

· 代谢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神经易损,肥胖者腕管内脂肪堆积

· 运动爱好者‌:骑行、举铁等过度屈腕运动可能诱发损伤

· 识别警报:从麻木到肌肉萎缩的进展


疾病发展呈现典型阶段性:

初期‌:夜间或晨起时拇指、食指、中指麻木,甩手可缓解

中期‌:持物易掉落,拧瓶盖困难,部分患者出现“过电样”刺痛

晚期‌:大鱼际肌萎缩形成“猿手”畸形,触觉永久性减退

注意:约34%患者误以为是颈椎病,但颈椎问题多伴随肩臂放射痛,而CTS症状局限于手部。


腕管综合征的破坏力远超大众认知。正中神经作为手部核心“信息高速公路”,控制着拇指、食指、中指的精细运动和80%的手部触觉功能。当神经长期受压后:

· 神经不可逆损伤‌:持续缺氧导致髓鞘退化,神经传导速度下降40%,最终引发永久性触觉丧失

· 肌肉萎缩连锁反应‌:大鱼际肌体积缩小30%后,拇指对掌功能丧失,穿衣、系扣等基础生活能力受损

· 全身代偿损伤‌:为减轻手部疼痛,患者会不自主改变肩颈姿势,诱发颈椎病和胸廓出口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的本质是工业化与数字化进程中的“人体系统bug”。《柳叶刀》研究指出,未经干预的CTS患者5年内劳动能力下降57%,治疗成本是预防投入的23倍。通过早期识别、科学干预和习惯重塑,85%的患者可避免手术。手腕不是机械轴承,每一次麻木都是身体的求救信号,希望大家重视预防。

图片5.png

 

作者: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超声科 主治医师 黄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