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健康讲堂

世界高血压日|吃了高血压药就不能停吗?
  • 日期:2025-05-17
  • 来源:
  • 作者:
  • 字号:

门诊工作中,初发高血压的患者,尤其是年轻的患者,总是表现出对服药的抗拒,他们问的最多的就是:医生,是药三分毒,我能不能不吃药?而且我听说一旦开始吃了高血压药,就要终身吃药,而且以后要不断加药。

其实,这里面有三个错误的认知。第一,医生不会让患者无缘无故吃药。第二,服药的收益是远大于风险的。第三,降压药物并不是不能停。

高血压开始服药是有明确指征的,大家都知道诊室血压140/90mmHg是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但是否达到这个标准就要开始服药了呢?指南指出,只有血压≥160/100mmHg的患者需立即开始服药,血压140-159/90-99mmHg的患者,合并吸烟、肥胖、高血脂、糖耐量异常等其他危险因素时,或有高血压家族史时,才需立即开始服药,没有其他危险因素时,可先改善生活方式4-12周再决定是否服药。

有患者看到药物说明书上一长串副作用,会担心副作用的影响而不愿吃药。一方面,血压控制不佳,带来的风险是明确的。目前,心脑血管疾病仍是我国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占总死亡的45%以上,而收缩压每升高20mmHg或舒张压每升高10mmHg,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增加一倍。另一方面,降压药物的确存在部分不良反应,但多与剂量相关,临床医生在给患者选择降压药物时,也会仔细问诊,避免禁忌症,并告知出现可能的不良反应时及时门诊随诊。总得来说,服用降压药物是利大于弊的。

什么情况下可以停药或减药呢?临床上,约10%的高血压患者为继发性高血压,即其他疾病或病理生理状态导致的高血压,包括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在通过药物或外科手段纠正原发病后,如高血压得到控制,可在医生指导下停用降压药物。其他85-95%的高血压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没有明确的病理因素,只能通过调整改善生活方式和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纠正重要危险因素,包括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盐摄入、减重、戒烟、戒酒、缓解精神压力等,将血压控制到正常范围,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物。另外,当高血压继发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疾病,此时也需在临床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

总结一下,继发性高血压,纠正原发病后,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药甚至停药。原发性高血压,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纠正危险因素,将血压降至正常水平,也可在医生指导下减药、停药。虽然年龄增长、家族史等危险因素不是患者能决定的,但积极地控制体重、减少烟酒摄入、缓解精神压力,仍能对控制血压起到良好的作用。最后,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是目前控制血压最方便、经济、有效的手段,切记不可自行随意停药、减药,务必在临床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

(南京医科大学常州医学中心,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内科邓烨、南京医科大学无锡医学中心,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心内科孙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