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健康讲堂

世界帕金森病日|与时间赛跑的神经退行性战役——帕金森病
  • 日期:2025-04-11
  • 来源:
  • 作者:丰台区右安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敬鑫垚
  • 字号:

人间故事

“早上起床,我想端起水杯喝口水,可右手却不受控制地颤抖,杯子‘啪’地摔在地上……”这是65岁的张老师确诊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第一天。他曾经是中学语文教师,板书工整,热爱书法,可如今,连签名都成了难题。

“退休后,我发现自己写字越来越小,老伴说我睡觉时总挥动手臂,甚至大喊大叫,走路慌张,跟小碎步一样,情绪也变的怪异。医生让我做‘手指对指’测试,我动作慢得像电影慢放……最后确诊了帕金森。”

“跌倒骨折后,我被迫坐轮椅,说话声音越来越小,吞咽困难让我害怕呛咳。最痛苦的是,明明头脑清醒,身体却像被囚禁。”

每次听到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的病症描述,心里都感到难过。208年前(1817年)詹姆斯·帕金森首先描述了这种以活动减少和肌肉僵直为表现的疾病,60多年之后,神经病学之父简·马丁·夏科为了纪念詹姆斯·帕金森而将这种疾病命名为帕金森病,两个世纪已经过去,不知道帕金森病曾闯入了多少人的命运,带来了多少惋惜。到2016年,全球帕金森患者人数已在600万以上,预测我国2030年发病人数将达到500万,健康负担明显增加。

wps_doc_0.jpeg

像被按住了减速键

如果把阿尔茨海默病比作“记忆橡皮擦”,那帕金森病就是大脑的“慢动作按钮”。这种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退化疾病,正在悄悄改变着越来越多人的晚年生活。我们的大脑深处有个结构叫黑质,这里好比是一个工厂,里面有许多工人叫多巴胺能神经元,正常情况下能够生产调节人体运动和情绪的重要物质——多巴胺,而当这些多巴胺能神经元“工人”变性坏死,多巴胺水平会明显下降,产生的症状主要分为两大类:

1. 运动症状:静止性震颤,病人出现招牌式的“手如搓丸”、“身体前倾小碎步”动作,静止时明显、熟睡时消失;肌肉强直,伸曲患者的肢体时可以感受到到断续的顿挫感,就像生锈的齿轮在转动(齿轮样强直),面部表情呆滞,好像戴了一个面具(面具脸);自发运动减少,眨眼变慢、笑容延迟、走路像电影慢放等等,它让日常最简单的动作都变成挑战。

2.非运动症状:精神症状,可出现焦虑、抑郁、妄想等症状;神经症状,反应迟钝,言语表达能力下降,认知减退等;感觉异常,如90%以上的帕金森患者可能出现嗅觉障碍;自主神经障碍,自主神经不受意志支配,障碍时可以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尿频、尿急、便秘、汗腺功能失调等症状;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快速眼动期是睡眠周期中的一个阶段,因为期间眼球快速运动而得名,正常情况下此时期人体 肌肉是松弛的,但帕金森病人的这种“保护性肌肉松弛”失效了,所以会睡梦中出现挥拳、踢腿、跳床的症状。

运动症状出现时疾病往往已经进展到不可逆的临床期,所以非运动症状的监测与识别对于及早发现帕金森高危人群有重要意义!

wps_doc_1.jpeg

科学的救赎

药物治疗:目前文献报道的帕金森西药治疗有7种。

(1)抗胆碱能药物:苯海索。

(2)金刚烷胺:促进多巴胺释放。

(3)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抑制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如普拉克索、罗匹尼罗、罗替高汀。

(4)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抑制脑内多巴胺的分解,提升其多巴胺水平,如司来吉兰、雷沙吉兰、沙芬酰胺。

(5)复方左旋多巴制剂:促进多巴胺递质的生成,如多巴丝肼、卡左双多巴、恩他卡朋双多巴。

(6)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提升多巴胺水平,如奥匹卡朋、恩他卡朋。

(7)ABBV-951:左旋多巴与卡比多巴的前体皮下输注药物。

非药物治疗:脑深部电刺激术、细胞移植治疗、基因治疗


全周期康复管理

运动功能康复常用方法:

(1)运动功能康复:如放松训练、关节活动范围训练、肌力训练、姿势训练、步态训练、转移训练、手功能活动训练。

(2)言语功能训练:呼吸训练、发声训练、调音训练。

(3)吞咽功能康复:唇、舌和下颌的运动功能训练、发声训练

非运动功能康复常用方法:

(1)认知功能康复:认知训练、认知刺激和运动训练等。

(2)情绪康复:认知行为疗法。

(3)睡眠康复:刺激控制疗法和睡眠限制疗法。

(4)疼痛康复:物理因子 治疗(如水疗、温热疗法)、中医推拿、规律的体育锻炼。

(5)泌尿功能康复:盆底肌肉自主收缩训练或生物反馈训练。

(6)直肠功能康复:腹肌和盆底部肌肉运动训练,定时排便,直肠刺激方法。

(7)体位性低血压康复:身体抗压动作训练。

(8)疲劳康复:锻炼,如运动平板。


早识别、早诊断、早治疗

帕金森病进展缓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环境、遗传、年龄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很多帕金森病人在发现时治疗时机已晚,就好比车已经猛冲下坡了才想起来刹车一样,阻止疾病进展的效果不佳。所以注重识别帕金森病早期的非运动症状,比如焦虑、抑郁、妄想、反应迟钝、认知减退、嗅觉障碍、低血压、尿频、尿急、便秘、汗腺功能失调等,识别危险因素,并做相应的早期康复干预,在帕金森病的漫长旅程中,康复治疗是最好的“旅伴”。此外,应当始终把预防放在首位,在运动症状出现以前进行神经保护措施。

帕金森能偷走人的灵活,但偷不走人的希望,因为科学每天都在创造奇迹,希望未来治疗帕金森能像治疗高血压一样简单,到那时,治愈帕金森病或许不再遥不可及。

说明:图片AI制作,版权所有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康复学组,中国康复医学会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 帕金森病康复中国专家共识[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8,24(7):745-752.

[2] 冯薇,梁燕.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5,25(2):253-256. [3]

[4] 李淑华,陈海波. 我国近十年帕金森病研究进展回顾与展望[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23,30(1):3-9.

[5] 魏栋帅,邢红霞. 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及预防[J]. 中国医刊,2023,58(2):12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