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教室里,我问居民们,您们知道什么是哮喘吗?
叔叔阿姨们异口同声地说:“知道啊”,然后就开始议论起来,“邓丽君不就是因为哮喘发作去世的嘛”,“对,喘不上来气,严重了会憋死”,“我有一同学就有哮喘,我见过他发作的样子,憋、喘,脸通红通红的,出门都得随身带着急救药”。
“大家大部分说的没错,不只是邓丽君,美国政客约翰·肯尼迪、著名球星贝克汉姆、歌手郑秀文、艺人谢霆锋,他们也患有哮喘,可见哮喘没有影响他们的智力、领导力和特长的发展。得了哮喘也并不是什么都不能做,工作、生活一样可以出色。”
哮喘是一种慢性的气道炎症,顾名思义,它的临床表现是反复发作的喘息、气短、胸闷、咳嗽等症状,通常在凌晨或者夜间发作或加重,有的人可以自行缓解,长期控制不佳的哮喘,就像一辆刹车失灵的过山车,后果就是我们的肺脏通气换气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差,严重时造成呼吸衰竭,长期缺氧还会使我们的心血管受到波及,如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等。
如果有喘息症状大家一般能想到哮喘,但需要强调的是,有的哮喘比较“狡猾”,善于变装,这类哮喘没有明显的喘息,而只有咳嗽或者胸闷,甚至没有症状。而这类不典型哮喘患者,即使是身经百战的医生有时也会漏诊或者误诊!这样的“变装者”主要有三个,画像如下:
说明:图片AI制作,版权所有
1.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它只用“咳嗽”伪装自己,不喘息、也不胸闷,夜间或凌晨咳嗽较重,容易被冷空气、油烟味诱发,常伴发过敏性鼻炎,患者常常服用各种止咳药、感冒药却不见好转,往往超过2个月以上时间才有可能被发现,慢性咳嗽所有的病因中,咳嗽变异性哮喘占到了三分之一。当然,有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这种刺激性干咳是哮喘,总以为自己是感冒后遗症。
2. 胸闷变异性哮喘(CTVA)
你以为胸闷就是心脏问题?小心这个不咳不喘的"沉默杀手"可能是哮喘界的伪装大师——胸闷变异性哮喘,它让患者感觉像穿了件隐形紧身衣,闷、紧、不痛快,多少患者反复辗转于多家医院心内科,心电图、心肌酶、心脏超声甚至心脏血管造影各种化验检查都没有找到原因,听诊器也抓不到它的任何把柄。所以如果反复胸闷发作,心脏检查无明显诱因的,一定要呼吸科就诊,完善肺功能检查。
3. 隐匿性哮喘
你以为没有症状就等于安全?小心你的呼吸道里可能藏着一座休眠火山——隐匿性哮喘!它一点也不显露咳嗽、喘息、胸闷等症状,悄无声息地酝酿着慢性炎症,这个火山在一个机会突然喷发,它是伪装术修炼的最炉火纯青的一位,好比人类卧薪尝胆里的勾践,三国鼎立中的司马懿,低调行事,只为一朝成事。14%-58%的无症状但存在气道高反应性的患者可以发展成为有症状的哮喘,只有少数的隐匿性哮喘能够自愈。
不管是典型还是非典型症状的哮喘,肺功能检查都有重要意义,如果患者有可疑表现或者哮喘家族史,建议呼吸科筛查肺功能。
2021年,全球的哮喘患者有大约2.6亿人,我国20岁以上的哮喘患者约4570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且我国青少年以及成人的患病率不断上升,虽然不能根治,但是长期规范治疗能够达到良好的控制,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支气管哮喘诱发因素能帮助我们提前布防,避免哮喘突然"暴走",特整理一份哮喘诱因‘通缉令’:
1号通缉犯:
过敏原,如花粉、尘螨、毛皮屑等,他们藏在春天的公园、久未晾晒的床单、毛绒玩具、猫狗等动物身体里,他们会引发免疫系统"误判",导致气管"过度防卫",从而出现哮喘发作。
2号通缉犯:
冷空气,它经常藏在秋冬清晨、空调房进出时,通过突然刺激呼吸道,使气管痉挛,从而哮喘发作。
3号通缉犯:
物理化学刺激,如香水、汽油、油漆、二手烟、杀虫剂等,它们会刺激支气管粘膜下的神经,最终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4号通缉犯:
过犹不及的情绪,如大笑、悲伤、紧张,也会让哮喘患者的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诱发哮喘发作。
5号通缉犯:
药物,有的药物可以引发哮喘!比如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预防药物,但也存在着“哮喘刺客”的风险,主要机制是阿司匹林能够促进白三烯这种物质分泌增多,从而导致支气管痉挛,引起阿司匹林性哮喘发作,一般发生在服药后10-120分钟。其他的还有丁苯丙酸,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布洛芬片,患鼻窦炎、鼻息肉、鼻炎者应更注意避免这类药物的使用。诱发哮喘情况少见的药物成分是——醋氨酚(如对乙酰氨基酚片、酚咖片、氨酚伪麻美酚片、酚麻美敏片)、甲氧萘丙酸(如萘普生)、双氯芬酸(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胶囊)。
除此之外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哌酮等抗菌素也有可能诱发哮喘。哮喘患者禁用普萘洛尔等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这类药物通常被用来降压或者抗心律失常。
6号通缉犯:
呼吸道感染,能引起气道过敏性炎症,使气管变得敏感,也就是气道反应性升高,有一点点刺激比如冷空气等就会引起气管平滑肌收缩导致哮喘发作。
7号通缉犯:
剧烈运动,诱发急性气道狭窄,发病机制目前不明确,但令人惊讶的是,运动员,特别是精英运动员的运动性哮喘患病率远高于比普通人群!参加国际比赛的运动员2/3发生过气道高反应性,5-10%的运动员定期接受哮喘治疗。”
希望这份变装者画像和诱因通缉令能让你掌握哮喘控制权,不再做哮喘的"人质",而是做自己呼吸道的"超级英雄"!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5,48(03) : 208-248.
[2] 范韵鑫,张景熙,白冲,非典型主诉支气管哮喘临床诊断学特征及误诊分析.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18,6(1) : 29-29.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杂志,2023,103(34) : 2662-2673.
[4] 林江涛,张晓岩,勿将感染后咳嗽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9,42(03) : 167-169.
[5] 胡琪,胡佳强,朱宝强,等. 运动员运动性支气管收缩与防治策略[J]. 医药导报,2022,41(6):794-799.